50年傅作义坦白:我还私藏了一些军备,主席听后笑着说:你留着用

发布日期:2025-03-09 04:37    点击次数:56

1972年10月17日这天,已经连续担任了23年国家水利部部长职务的傅作义,向中央提出了一个请求,那就是他希望辞去部长的工作,打算回家安享晚年。

然而,1974年春天那会儿,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付出巨大贡献的傅作义,却被查出了癌症。4月18日,医生很遗憾地通知说他的情况已经很危急,结果第二天他就离世了,终年79岁。

听到傅作义病重的消息,周恩来没顾上自己刚动完手术、身体还没恢复好,就赶紧跑到傅作义床边,对他说:“宜生啊,毛主席让我转告你,北平能够和平解放,多亏了你的功劳,你是咱们国家的大英雄。”

身体抱恙的傅作义此刻连说话都变得异常艰难,他只是用尽力气睁开眼,眼里泛着泪光,模糊地望着周恩来,低声问道:“北边这会儿下雨没?”

这位自国家建立以来,多次担任水利部长的重要人物,一直到生命的尽头都心系着国家的水利工作。而他助力北平实现和平解放,也是其最为人称道的功绩之一。

1946年6月份,蒋介石自个儿把双十协定给废了,就是想着把抗战胜利后好不容易盼来的和平给搅黄了。

现在,傅作义这个大国民党将领,听了蒋介石的指令,带了60万大军,就在华北那块地方扎营了。

傅作义一直在华北地区有着深厚的根基,他在这儿出生,也在这儿崛起,势力非常稳固。不过,济南战役打赢后,华北的一些地方和华东的解放区就连在了一起,像是个包围圈,把傅作义在华北的地盘给困住了。这样一来,傅作义手下的华北国民党军就跟南方战场的国民党军失去了联系。

傅作义是国民党里的一个重要人物,他确实按照蒋介石的指令,多次向解放军发起过攻击。不过,他内心深处其实非常反对内战。

另外,傅作义并不是蒋介石直接手下的将领,他们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各怀心思,既防着对方,又利用对方。

在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进展的过程中,蒋介石慢慢丢掉了东北以及南方的一些地盘,解放军的攻势相当凌厉。傅作义瞧出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那边的衰败迹象,加上他原本就对蒋介石的政策不满,所以他们俩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了。

所以,在1948年9月到次年1月这段时间,傅作义就像是个局外人,对华北的局势不闻不问,既不采取行动,也不主动参与,只是在一旁静静观察。

打败蒋介石的主力军后,解放军大军压境,直指华北,打算一举拿下傅作义占据的地盘。

这时候,蒋介石给全军下了命令:“先在平津稳住阵脚,守住海口要地,增强咱们的力量,再看看局势怎么发展。”

这其实挺合傅作义心意的,他一直想和共产党这边讲和,同时还想保持自己的力量。对于这事儿,我们党当然更希望能不打一仗,就实现和平解放。但是,我们绝对不能答应傅作义保留实力,打算建立除了国共两党之外的第三个政府的打算。

两边都不肯让步,好多人都赶了过来,轮番劝傅作义,想让他明白现在的处境,赶紧认输算了。

毛主席也发过一份电报,内容大致是说:“我个人觉得,如果先生您有心想推动和平事业,那就可以派代表过去,和他们再好好聊聊。”

傅作义的大女儿傅冬菊同样是一名共产党员,她始终在劝说着自己的父亲。

“爸,您看这场仗到最后谁能胜出呢?”

这是在为党国献身,还是该守护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,让城里几百万老百姓免受战火摧残,同时挽救几十万将士的宝贵生命?

不只是他的家人,傅作义的兄长弟妹、恩师、工作伙伴以及来自同一个地方的朋友们,都一个接一个地前来相劝。

经过大家轮番相劝,傅作义心里还是打着鼓,疑虑没打消。

到了1948年12月,傅作义直接指挥的部队吃了大败仗,这样一来,他在谈判时的信心就大不如前了。

解放军成功拿下天津后,傅作义手头就只剩下北平这一座城池了。这时候的傅作义,在北平那是孤立无援,处境非常艰难。

最后,到了1949年1月21日,在华北“剿总”开的那个会上,大家伙儿都点头赞成了和平解放这事儿,还正式签了个名叫《北平和平解放协议》的文件。

过了十天左右,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,顺利且无损地攻占了北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从而让城中的百万老百姓得以安全无恙,也让两方的士兵避免了正面的流血冲突。

2月23号下午,傅作义来到了西柏坡,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。同时,他还见到了周恩来、朱德等共产党的重要领导。

毛主席赞扬傅作义为北平和平解放所做的贡献,“宜生,你可是立了大功一件,咱们老百姓肯定会把你的功劳铭记在心的。”

同年4月1号,傅作义给全国发了份电报,他劝那些爱国的国民党将军们要看清现在的形势,别再瞎折腾了。他说,北平和平解放是个好开头,希望能借着这个势头,让全国都能和平解放。

傅作义出了不少力,让不少国民党将领都选择了和平解放的路子。他甚至还特地跑到绥远,当面劝那里的将领们投降。

“绥远的事儿,咱得按绥远的路子来解决。”

按照毛主席的吩咐,傅作义赶到了绥远。他让一部分国民党军队留在了绥远,然后全力去对付那些死活不投降的顽固分子。等过了一阵子,他又把剩下的国民党军队整编进了人民解放军。

4月24号那天,国民党的大将阎锡山死命守着的太原,最终还是被解放军给拿下来了。这样一来,北方的好多地方都已经被解放了。

现在,国军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,面对解放军的强大攻势,他们只能一步步往台湾撤退,中国大陆除了台湾以外的地方,都已经迎来了解放。

傅作义促成北平和平解放的壮举,长久以来都被人们铭记在心。

新中国成立那会儿,北京城里头举办了第一场全民参与的运动会。毛主席特地请了傅作义将军,一块儿去现场瞧热闹。

瞧瞧天坛的那个角,修复得真是漂亮极了,要不是你当初点头同意和平解放北平,这些珍贵的古建筑恐怕早就保不住了。

考虑到傅作义过去的众多贡献,他才能够以国民党的背景,在共产党掌权的政府里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。

1949年10月1号那天,傅作义可是新中国高层里的一员,他出席了开国大典,亲眼看着新中国建立起来。

1949年10月19日,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拉开帷幕,傅作义在大家一致赞同的情况下,当上了水利部的头儿,也就是部长。

以前啊,我办事还得靠银票来疏通关系,但现在,身为曾经的国民党员,我竟然能轻轻松松地当上国家的水利部长。

“为中国共产党喝彩!”傅作义在知道自己被选为水利部部长那一刻,心里头那个激动啊,真是说不出来的感激。

傅作义是国民党里的一位杰出将领,打仗时特别厉害。不仅如此,他在管理水利上也下了不少功夫,可以说,他跟水有着很深的渊源。傅作义对水的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。

1895年6月27日,傅作义在山西运城荣和县的安昌村里呱呱坠地,那是个紧挨着黄河的穷苦小村子,老是被黄河发大水给害苦。

傅作义的老爸是在黄河上谋生的,他靠摆渡过日子,辛辛苦苦地把傅作义和他的三个兄弟姐妹拉扯大。后来,他涉足煤炭行业,一点点积攒家业,最终成了有钱人家。

傅作义是在黄河边长大的孩子,所以水性特别好。之后,他爸爸对他要求很严,让他进了保定军校深造。

在学校的时候,傅作义被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深深打动,到了1910年10月,他还加入了辛亥革命。

1918年那会儿,傅作义从保定军校学成出来,立马就加入了阎锡山带的晋绥军,开始是从少尉见习官干起。他一路打仗,一路往上升,到了1927年,已经当上了晋军第4师的师长,并且在那一年打了一场让他名声大噪的仗。

涿州战役那会儿,傅作义指挥着第4师的炮兵团,他们从太原出发,一路往北疾驰,突然袭击了涿州。等他们拿下涿州后,晋军的其他队伍却打了败仗,这样一来,傅作义和他的队伍在涿州就被困住了,没人支援。

1927年从十月份开始,一直到十二月底,傅作义在涿州坚守了好几个月。这期间,他多次成功抵挡了张作霖带领的奉系军阀的进攻。

不过,阎锡山在军阀乱战里头吃了败仗,所以傅作义没办法,只能答应改编,带着队伍离开了涿州城。

就在这个时候,涿州之战让大家都看到了傅作义的打仗本事,开始对他刮目相看。北伐战打赢后,军阀们你争我斗的日子结束了,国民党政府坐上了头把交椅。傅作义也因此升了官,当上了国民革命军第5军团的总指挥。

后来,傅作义不断建功立业,最后当上了绥远省的主席。他一回到老家,就看到乡亲们因为长期打仗,再加上黄河发大水,日子过得非常艰难。傅作义心里明白大家的苦,所以就动手做了不少好事。他打击土匪、减轻税收、清理河道、还鼓励大家搞生产,这些办法让绥远省的社会慢慢稳定下来,经济也开始恢复了。

到了1931年,日本鬼子打了进来,九一八事变让国内又乱糟糟的。傅作义赶紧向上级申请,说要去打日本鬼子。

除非真的到了没有其他选择的地步,否则我们绝不会轻易发起战争。

日军践踏我国土地,作为军人,不打就撤那真是太丢人了。

1933年1月15号,傅作义发出了《给全省老百姓的一封信》,呼吁大家赶紧动起来,一起对抗日本鬼子。

25号那天,傅作义毫不犹豫地率领军士们冲到了抗日的最前线。

5月22号那天,傅作义亲自在前线指挥第八师团向日本鬼子发起了猛攻,战斗打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。可就在双方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,傅作义却突然接到了蒋介石让他停战的命令。

“只要敌人还在,我们就不会后退”,傅作义既生气又感到困惑。

两边商量了一番后,都稍微让了步,傅作义也只能按照上面的命令往后退。在这之前,长城抗战这事儿,是中国军队头一回和日本军队面对面地干仗。

1936年那会儿,日本鬼子分三路朝绥远扑过来,傅作义一看这架势,立马带着队伍火了,他灵活用兵,硬是把敌人的猛攻给挡了回去。这场在绥远的战斗,算是咱们中国人打日本鬼子反击的第一枪。

1937年,抗日战争全面打响,傅作义被委以重任,担任第7集团军总司令投身战场。他四处奔波,在忻口、雁门关、平型关、太原等多个地方来回战斗,奋力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进攻。

1937年11月6号,日本鬼子的第5师团杀向了太原。太原城外面的部队,一个一个都被打垮了,全都乱哄哄地逃跑。只剩下傅作义一个人,死守着太原城。

日军用飞机大炮猛攻,傅作义率军顽强抵抗了整整两天。到了8号,日军终于突破了防线,冲进了城里。

“只要我还活着一天,就绝对要跟日寇拼到底,绝不退缩!”

日军攻入城里,到处放火、杀人、抢劫,坏事干尽。傅作义带着手下的士兵们拼命抵抗,他们在街巷里跟日军打了起来。一直打到傍晚,蒋介石才命令他们撤退。

这次太原的战斗,真的给日军来了个狠的,干掉了他们好多兵马,搞得他们短时间内没法再往南边捣乱了。

傅作义率领的部队同样遭受了重创。到了1937年12月,傅作义被提拔为第2战区北路军的总指挥官,他重新组织队伍,带着士兵们继续上战场打仗。

在晋西北地区驻扎期间,傅作义和共产党的将领贺龙,他们的地盘就隔着一条江。两个人经常书信往来,互相都很欣赏对方。傅作义也逐渐对共产党的政治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这为日后他能够和平解放北平埋下了伏笔。

从1931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那会儿起,傅作义就始终冲在抗日的最前面,带着手下的将士们拼命打仗。他是国民党里坚决抗日的一个将领,更是个立下大功的爱国英雄。

1940年那会儿,傅作义带着队伍,跟日军在绥西河套地区杠上了,一打就是快半年。他下定决心,不管怎样都要把日军赶出去。经过一连串的硬仗,好多战士都献出了生命,但好在最后,被日军占领的地盘还是给夺回来了。

绥远这片地方,因为战争打得厉害,现在得赶紧恢复元气。好在日军那边攻势也弱了点,傅作义就开始忙活着处理家里的事儿了,他特别看重的就是水利这块儿。

1941年的时候,傅作义安排了好几百名士兵,去帮忙搞地方上的水利建设。

1943年那会儿,政府开始动手治理黄河的洪水问题,专门成立了个水利管理的部门,还放出了水利方面的贷款。这一下子,河套那边种地的事儿就顺畅多了,老百姓的生活也慢慢好起来。被洪水淹掉的地,也明显变少了。

傅作义管理军队有方,纪律严明,而且他的生活作风也相当朴实。这样的领导风格,使得河套地区出现了官民和谐共处、经济繁荣的喜人局面。

傅作义在黄河水患治理上花了不少心思和时间,通过这些年的努力,他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,也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。这些宝贵的经验和资料,为他日后能够担任水利部部长,可以说是铺平了道路。

1945年8月16号,日本军队乖乖投降了。赶走了外头的敌人,家里的事儿又来了,国民党和共产党开始较上劲儿,争来斗去。

傅作义身为国民党军队的一名将领,多次和共产党的战士们交火。他打仗经验丰富,好几次都成功地把人民解放军的攻势给挡了回去。

傅作义在稳稳拿下绥远地区后,又遵照上面的命令,把大同、集宁、张家口这些地方也都收入囊中,这样一来,他就掌握了华北的大部分地盘,人们也因此称他为“华北王”。

拿下华北地区后,傅作义就没再有大动作了。一方面,他看清了国民党已经走下坡路;另一方面,他内心也抵触打内战。正因为这样,后来才有了他广受赞誉的和平解放北平的事迹。

傅作义因为在历史上的贡献与过错相互平衡,所以在国家建立后,他被任命为水利部的部长。

在他工作的日子里,他特别卖力,一年到头,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水利工作的最前沿。到了1950年,他成功搞定了淮河发大水的问题,之后他还多次跑到淮河那边去看看情况怎么样,并且写了好几篇关于怎么治理淮河的文章。

说实话,傅作义在中国水利建设上真的是出了不少力,绝对是国家的顶梁柱。但你猜怎么着?就在他当上水利部长一年后,1950年那会儿,他自个儿跑到主席那儿,开门见山地说:“主席,我还有件事儿没跟您坦白,我悄悄留了一些枪炮弹药和电台。”

主席听完之后,立马大笑起来,压根没往心里去,随口就道:“你留着使吧!”他心里明白,傅作义那是真心实意地为国家、为人民着想。身为水利部长,傅作义那是尽职尽责;而作为政府的重要官员,他也一直是规规矩矩的。

傅作义,以前可是国民党里的大将,后来转行做了中国水利部长,并且一干就是23年。一直到1974年他离世,心里都挂着国家的水利建设和老百姓的生活。他始终在为国家的水利事业操心,为百姓的生计着想。

傅作义这辈子,可以说是一直都在为国家、为人民拼命付出。

#百家说史迎新春#



热点资讯

夜读 | 真正的“狠人”:活得通透,不为他人所扰

" 世间万千相,不扰我心灯。 "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“狠人”? 他们不会因父母的催婚、催生而感到焦虑,始终坚定地遵循自己的生活节奏; 下班后从不内耗失眠,周末总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; 从不将时间浪费在无效的社交上,而是将宝贵的时光留给自己…… 古语有言:“世间万千相,不扰我心灯。” 当许多人仍深陷于社会的规训和他人的期待中时,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心灯,始终将自己置于首位,活得通透明白,几乎从不焦虑内耗。 我发现,这些“狠人”身上,往往具备三个鲜明的特质:不因家庭而委屈,无因工作而麻木,不因人情而违己...

相关资讯